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屠海鳴:從彩虹邨重建看香港公屋的生機

分享到:
2024-11-05 09:49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半年前,港片《九龍城寨》在香港上映贏得了票房口碑雙豐收,在內地票房破6億,居今年港片票房之首,並代表香港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從影片中,人們看到英治時期無政府狀態的圍城,狹窄、污穢、昏暗的街巷,亦看到城寨中的市井人情、兄弟冷曖。不少內地遊客為此專程到香港打卡,尋覓這段豐厚的歷史記憶。今天的香港,早已找不到影片中的經典生態,連60年歷史的彩虹邨也要重建了。

上周,房委會公佈了彩虹邨重建計劃。這座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其中一個公共屋邨,計劃分三段搬遷重建,第一期清拆三座大廈及兩所空置校舍,涉及全邨三分之一居民於2028年開始搬遷,受第二、第三期清拆影響的彩虹邨三分之二的住戶,將會搬遷至重建後的“新彩虹邨”。彩虹邨原址重建約9200個單位,較現在增加1800個單位。由2028/29年度開始第一批居民遷出,到2048/49年度第三期重建落成入伙,歷時20年。房屋局局長何永賢還表示,彩虹邨清拆後將興建樓高超50層大廈,屆時“新彩虹邨”將會傲視同區公屋。計劃公佈之後,引發市民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內地傳媒也頻頻報道,在社交綱絡成為熱搜。

香港中通社圖片

對於香港的住房等民生問題,中央一直十分關注。今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分別到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聯組會和全國人大香港、澳門代表團聽取審議意見和工作建議,傳達了習主席對港澳兩個特區的關愛和囑託,表達中央對香港由治及興的全力支持。丁薛祥兩次稱贊李家超有“歷史擔當”,希望香港各界支持特區政府逐步解決住房等民生問題。

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辦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去年、今年兩次來港考察調研,貫徹落實習主席重要講話精神,實地瞭解香港經濟發展、地區治理等情況,他多次在各場座談會講話中,對李家超帶領特區政府不等不靠、主動作為的做法充分肯定,稱讚李家超帶領特區政府解決民生訴求破題開局,體現出“有為政府”的鮮明特徵。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4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房委會正進行11個重建計劃,今年內會公佈重建彩虹邨的研究結果和細節,明年會公佈西環邨及馬頭圍邨的重建方案。

此次彩虹邨重建計劃公佈,標誌著公屋重建邁出重要一步,具有開創性意義,香港公屋由此展現勃勃生機。

公屋重建是良好開端

建成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彩虹邨是香港最早的公屋,承載著幾代人的成長記憶;又因為“彩虹外觀”,近年來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打卡。何永賢向媒體表示,彩虹邨清拆後,新建的“新彩虹邨”將再現“彩虹”風采。

彩虹邨重建是香港一個良好開端。眾所周知,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香港成功承接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經濟快速發展,躋身“亞洲四小龍”;香港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屈指算來,第一批高樓已經有了五六十年的“樓齡”了。

根據港府統計,全港樓齡達30年至60年或以上的樓宇超過2.7萬幢,樓齡70年或以上的舊樓更佔了1100幢,每年還在不斷增加。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舊樓的安全隱患日益顯露,近年來,市區街道經常發生房屋外牆脫落砸傷路人的事件,室內牆皮脫落砸傷居民的問題更是不少,還有一些舊樓存在結構性安全隱患,不容忽視。

過往,歷屆政府也在持續推動舊樓維修,位於鬧市區的一些老舊大廈“修舊如新”,成為高端海景房,甚至成為“網紅”打卡地,也不乏其例。但總體上看,香港在人口老齡化的同時,高樓大廈也進入了“老齡化”的階段,這是必須正視的現實。就公屋而言,由於維修難度大、成本高,沒有承建商願意接手維修,清拆重建是最佳選擇。

李家超上任後,多次深入老舊公屋樓宇調研,他按照中央領導建議,帶領特區政府審時度勢,決定盡快推出包括彩虹邨在內的11個公屋重建計劃,這無疑是明智的選擇!現在,儘管彩虹邨重建計劃的細節還需要社會各界和市民群策群力,共同完善,但無論如何,能夠邁出這一步,再次彰顯了李家超及特區政府的歷史擔當,值得點贊!

審時度勢是施政關鍵

市民對特區政府積極主動作為普遍支持,議論最多的是重建時間,有人認為,20年時間太長。這些看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平心而論,因重建工程涉及的問題很多,不能簡單地“想當然”,應認清各個方面的複雜性和難度。

其一,分期實施,可有序推進。60多年前的彩虹邨,當時周邊還是農田;如今,已變成咽喉要道,東九龍地區的“塞車”難題日益嚴重,彩虹邨第一期重建,可騰出部分空間用於道路擴容,解決燃眉之急。隨後,第二、三期分步實施,這樣可以有條不紊地推進,不會給市民生活帶來太多不便。

其二,財力所限,須“量體裁衣”。眾所周知,自2019年下半年以來,香港經濟持續下行,直到2023年才止跌回升;而疫情期間及去年,特區政府出台多項惠民政策,拉動本地消費,支援中小企業,多年來的庫房盈餘所剩不多。應該說,李家超及本屆政府就任後,是回歸以來施政環境最好的時機,卻是政府財力最吃緊的時期。因此,重建週期較長,與財力吃緊有很大關係。

其三,法例所限,應慎重對待。何永賢在回應“重建時間過長”時講到,重建不能與興建新屋相比,受環保條例所限,須在特定時間才能做較嘈雜工程,每日打樁時間只有3小時。何永賢所言的確是一個現實難題,這也是重建快不起來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要推動重建提速,必須平衡“安居”與“降噪”的關係,二者孰重孰輕,市民不妨展開討論,找到“最大公約數”,一旦形成共識,應適時推動修訂相關法例。

內地經驗值得借鑒

香港推動公屋重建,可以放眼全國全球借鑒成功經驗,特別是內地的做法值得借鑒。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就發佈了《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計劃在2025年底前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在內地,超過香港人口規模的城市很多,且各地情況千差萬別,老舊小區的改造難度可想而知。

“9·26”中央政治局會議後,中央提振經濟的措施陸續出台,財政政策主要是通過發行國債籌集資金,老舊小區改造是其中一個投資重點。

香港與內地的制度不同,解決公屋重建資金的做法不同,但亦可借鑒內地的思路。比如,在政府財力吃緊的情況下,適度負債投資,解決事關長遠的民生大事,這樣眼前“手頭緊”,但打基礎、利長遠,可為未來發展贏得更大空間。同時,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解決財力不足的難題,應該辦法更多。

推進公屋重建,內地的建設經驗更值得借鑒。隨著科技發展進步,組裝式、模塊化建築日益成熟,以前需要現場施工的部分,現在可以在工廠進行標準化生產,運輸到工地後進行組裝,可大大縮短工期。

上周,本文作者在京開會期間,到大型央企“中國中鐵”的全資子公司“中鐵置業”的北京城中村改造項目調研。項目位於北京市豐台區,涉及3個街道、17片平房區,需改造土地面積約為20.43萬㎡。項目採用“拆除新建”模式實施,按照“統籌平衡、統籌開發、拆遷量少的經營性地塊先行、安置房獨立實施”的原則實施,預計幾年時間即可完成項目全部建設任務。

香港建設的“簡約公屋”,就採用“廣東製作+香港組裝”的施工方式,效果非常明顯。當然,建設50層以上的大廈,其施工難度比“簡約公屋”大得多,但中國被稱為“基建狂魔”,當今世界著名的基建工程,幾乎均出自中國中鐵、中國建築、中國水電之手,香港與內地合作,若採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必然能找到提質提速的辦法。

夏寶龍主任十分關注香港的發展,他多次用“以實際行動推動由治及興”這樣的表述,希望香港管治團隊和社會各界不尚空談、多乾實事。

李家超及特區政府實施公屋重建計劃,這正是一件造福基層民眾的大實事,香港社會各界和市民應多提建設性的建議,大家共同努力,把實事辦好、把好事辦實。

港片《九龍城寨》尚不知能不能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但若干年後,如果有一部《“彩虹邨”的變遷》電影,一定會蠃得市民贊許,並成為新的“香港記憶”、“香港底色”。

(本文作者爲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屠海鳴)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譚暢】

視頻

更 多
關於宗教“中國化” 香港六宗教領袖怎麼說?
【通講壇】特朗普上台對中國利大於弊?馬斯克能緩和中美關係嗎?
莫言用兩個小故事 告訴大家什麼是好的中國文學
跟隨市民登上“海南艦”!原來中國軍艦內部是這樣的
香港機場迎來“三跑道時代”!年客運可升至1.2億人次
【通講壇】黎以達成停火協議 為何選擇這個時間點?
匯聚世界各地藝術臻品的秋拍現場 哪些藝術品值得大家留意?